壁纸
云间寄意·笺上留痕
云书与你:共赏壁纸
重温王阳明,又看到王阳明说的那句话:"人胸中各有个圣人,只自信不及,都自埋倒了。"当时就被震到了。
多少人一辈子都在模仿别人,追逐别人眼中的成功,到头来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。
王阳明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人生最重要的事,就是做自己。
图片
【1】
向内求索,明心见性,认清真我
人这一生,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,
今天想学这个,明天想做那个,结果什么都没做成。为什么?
因为从来没有问过自己,我到底是谁?真正想要的是什么?
王阳明年轻的时候也迷茫过,他特别相信朱熹那套"格物致知"的理论,跟朋友一起在院子里死盯着竹子看,想要"格"出什么大道理来。
结果呢?朋友病了,他自己也搞得头昏脑涨,什么也没悟出来。
真正的转机发生在贵州龙场。那时候王阳明被贬了,一个堂堂的京官,突然被扔到了荒山野岭。
有一天夜里,他突然想通了:"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!"
龙场悟道让他明白了,成圣的道理不在外面的书本里,不在别人的经验里,就在自己的心里。
你要问心,问自己!
认识世界、认识自己,根本不需要向外求,关键在于你自己的心。
你的心明了,世界就明了。你的心糊涂,看什么都是糊涂的。
做自己的第一步,就是向内看,听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是什么。
图片
【2】
知行合一,事上磨练,活出自己
光想明白还不够,还得做出来,要知行合一。
很多人都有一个毛病,想得挺好,就是不行动。
王阳明他说:"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"知道和做到,本来就是一回事儿。
你说你知道要孝顺父母,但你不去做,这不叫孝顺。
王阳明还说:"人须在事上磨,方立得住;方能静亦定,动亦定。"
做人不能光在书房里想,得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练。
遇到困难了,看你还能不能保持初心。
受到委屈,看你还能不能坚持原则。
只有这样磨出来的人,才是真正立得住的人。
生活,做事就是最好的老师,人的成长,都是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中磨出来的。
不在事上练,永远都是纸上谈兵。
图片
【3】
不随波逐流,贵在自得
守护内心的独立判断
人生总要有,所有人都说你错的时候,你还能坚持自己的判断。
当时整个学术界都推崇朱熹的理学,谁敢质疑那就是大逆不道。
王阳明也信,只是每格出什么道理,反而悟出了自己的“心学”。
始终坚持的自己的心学,就是实事求是的做自己。
因为他的心学,能帮助他成事,做人。
世间就是这样,没有绝对的对错,什么法能帮你,才是好的法,其他的不是说不好,只是不适合你。
但你必须坚持自己的判断。
就像王阳明所说"夫学贵得之于心。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!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之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!"
意思是:学问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悟。如果我用心体悟后觉得不对,哪怕是孔子说的,我也不会盲从;如果我用心体悟后觉得对,哪怕是普通人说的,我也不会轻视。
这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啊!不迷信权威,不人云亦云,一切以自己内心为准。
图片
【4】
人皆有圣,真我既圣。
王阳明说"人胸中各有个圣人,只自信不及,都自埋倒了。"
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圣人,都有那个最好的自己,只是我们不相信,把它给埋没了。
王阳明晚年有个学生叫王艮,有一次出去回来,王阳明问他看到了什么。
王艮说:"见满街人都是圣人。"
王阳明笑了:"你看满街是圣人,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。"
什么叫圣人?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,而是能够按照良知去生活的每一个人。
问心无愧,你就是圣人。表里如一,你就是圣人。做自己就是圣人!
王阳明的一生,都在教我们什么叫做真正的"做自己"。
向内求索,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。知行合一,在行动中活出自己。不随波逐流,坚守内心的判断。人皆有圣,真我既圣,成就那个最好的自己。
人生最重要的事,真的就是做自己。不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,不是做社会期待的自己,而是做那个内心光明、问心无愧的自己。
E
N
D
壁纸|云书制作,转载著名出处文|云书整编,仅供参考交流❤推荐阅读❤
穷极一生也写不出的顶级高能量金句,每天都要背一遍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炒股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