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家是否也有这样的长辈?
省下买菜钱买保健品眼睛都不眨
提到“专家推荐”比儿女说话都好使
别急
市监君来给您支招啦!
为切实保障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
提升风险防范意识
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
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
在购买药品、保健类产品时
需要注意以下几点
展开剩余76%一、当心这些消费陷阱
1
警惕“包治百病”谎言
保健食品不是药品,不能声称有治疗功效。一些商家用“根治三高”“抗癌奇效”等宣传语,或是承诺“无效退款”“无副作用”,通过夸大功效欺骗老年消费者。此类行为已涉嫌违法,广大消费者请勿轻信,如若发现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。
2
识破“亲情关怀”套路
上门推销、认干亲等行为多含虚假情感攻势。通过组织“免费旅游”“健康讲座”等活动,用不实承诺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产品,已有多人因此遭受财产损失。
3
揭穿“免费福利”骗局
以“赠药试用”“专家义诊”为名的促销活动,往往通过伪造体检报告、雇佣“患者”作伪证等虚假宣传手段,诱骗老年人购买无效产品。
4
辨别“权威认证”伪装
凡借用国家机关、医院名义宣传产品疗效的均属违规。所谓“科研认证”“实验数据”多系伪造,请勿轻信包装上的虚假机构标识。
二、选购药品保健品要牢记
1
查看身份标识
国产药品须标注“国药准字+字母+8位数字”,消费者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,选择“药品”栏目下的“药品查询”,输入药品的批准文号,即可核实真伪。保健食品须有蓝帽子标志和“国食健字”编号或“食健备”编号,消费者可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的“特殊食品信息查询”栏目,查询产品的注册或备案信息,以核实真伪。
2
认准正规渠道
治病用药请到医院或正规药店购买,保健食品建议选择大型商超,切勿通过流动摊贩、健康讲座或不明网络链接购买。
3
分清产品用途
保健食品仅限辅助调节身体机能,不能替代药物治疗。将普通食品包装成“高科技保健品”并宣称有疗效的,均属虚假宣传。
三、依法维权这样做
1
保存所有证据
请保管好购买票据、产品包装及宣传资料,特别注意留存销售人员承诺的录音录像。这些是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。
2
拒绝问题协议
消费者需警惕被商家要求签署“自愿购买协议”的行为。如遇此类情况,即便商家已退款,仍可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3
及时寻求帮助
市市场监管局正在组织开展
老年人药品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
严厉打击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
请广大老年朋友
提高防范意识,科学理性消费
不轻信“神药”承诺 !
不参加可疑促销!
购买前多问子女!
让我们共同守护您的健康与养老钱!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炒股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